上周北京的土拍中,一宗位于北京延庆新城、占地仅2.23公顷的小地块没能引起关注,这宗地块被中建方程投资发展有限公司以5.6亿底价拿下,楼面价1.55万/㎡。
这宗地块距离北京市核心地区相当偏远,但距离北京延庆区却足够的近,近到离延庆镇政府仅一路之隔。
这并非中建方程第一次在延庆拿地,在这宗地块往东500米的地方,有个项目叫——中建上源府,开发商叫中建西京建设发展有限公司,是中建方程的子公司。
在延庆这块土地上,中建方程深度参与了延庆的建设,当地不少的项目要么是中建方程来开发,要么由其负责一级土地整理。
中建方程的是中建集团旗下全资子公司,其前身的中建集团建筑事业部,2011年,建筑事业部更名为城市综合建设部。
建筑事业部曾承建了中央电视台新址、西安大明宫等项目,还建设了杭州国际博览中心,济南文化大剧院等项目。
2014年中建集团改组建筑事业部成立了中建方程公司,专业从事城市综合开发和城市运营业务。
在中建集团架构中,中建方程与“长子”中海地产同属集团二级子公司,地位显著。
相比之下,业内常提及的“中建八子”(指中建集团旗下八个工程局的地产平台公司),其母公司(各工程局)本身是中建集团的二级子公司。
因此,“八子”地产公司实为中建集团的“孙公司”。
从这个角度看,中建八子地产公司们迎来了一位“辈分”足够高(相当于“叔叔”)、但规模和资历相对年轻的“长辈”。
去年,中建方程房地产投资与开发业务的营收为24.08亿,而“大哥”中海地产的销售收入高达2857亿元。
再看“子侄辈”,领跑者中建三局旗下中建壹品营收506亿元,即便是末位的中建四局中建城发也有30.4亿元。
单论地产开发业绩,这些“侄子”们均大幅超越了年轻的“叔叔”。
中建方程现任党委书记、董事长是周宇騉。
其履历跨越中建体系:早年在中建一局体系任职,曾任中建一局建发发展公司总经理,后调任中建交通党委书记、董事长。
2019年,周宇騉出任中建方程党委副书记、总经理。
2023年,随着原董事长陈颖升任中建股份副总工程师,周宇騉接任党委书记、董事长职务。
自周宇騉掌舵以来,中建方程明显加大了对地产业务的投入,加速全国化布局,相继在郑州、南京、天津、北京等多地获取土地。
支撑其扩张野心的,还有重要的人才引进。
不久前,原中海地产北方大区分管营销的区域高级副总经理刁鹏加盟中建方程,担任房地产事业总监,全面负责营销管理工作。
刁鹏出生于1976年,毕业于湖南大学,在中海工作了近25年,2022年,中海华北大区与北方区域合并为北方大区,刁鹏担任合并后的大区分管营销的副总经理。
值得注意的是,刁鹏此次并非单枪匹马跳槽,而是带领了一支团队转投中建方程。
作为都是中建系旗下的企业,刁鹏从中海地产跳槽去中建方程,有一种说法是,刁鹏在中海已经不受重视,被边缘化了,所以,才有了这么一次内部的调动。
但刁鹏能拉一整支队伍过去,也反映出中建方程招揽人才的力度,这恐怕并非中海乐见。
中建集团2024年财报显示,去年全年中建集团房地产业务实现销售收入4219亿,首次登顶地产行业头把交椅。
净利润贡献上,中海地产以244.8亿元独占鳌头,中建八局(128.7亿)、中建三局(117.2亿)紧随其后。
中建方程则以9.1亿元净利润位列第七,高于中建四局(7.5亿)、六局(7.1亿)和七局(5.8亿)。
截至2025年3月底,中建方程在售项目9个。仅2024年第四季度,公司就在郑州、南京、天津、北京密集拿地,扩张势头明显。
然而,快速扩张也带来了财务压力,呈现出“增收不增利”的态势:2024年公司营收89.86亿元,同比增长3.52%,但净利润9.09亿元,同比下降5.7%。
更值得关注的是其债务状况,2024年末总负债达359.6亿元,合并报表有息债务余额156.87亿元,同比增长4.82%,其中,一年内到期有息债务4.87亿元,而现金短债比仅为0.69。
这意味着,中建方程手上的现金不能有效覆盖短期有息负债。
债务的增长主要由于公司的短期借款增加,期内,中建方程短期借款12.71亿元,同比上一年增长了69.57%。
看样子甭管是谁,在当前地产环境下,想要快速发展,都逃脱不了举债拿地的发展路径。
兴盛网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